房地產發展要有總體思路
中國經濟50人論壇、新浪財經和清華經管學院聯合舉辦的新浪·長安講壇第207期日前召開。論壇特邀專家、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、總工程師鄭京平發表題為“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——— 2011年回顧及2012年展望”的主題演講。他表示,2011年在國際經濟動蕩不定的環境下,中國經濟再次經受住了考驗,總體運行比較好。2012年盡管國際經濟環境仍然不樂觀,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也會有所減弱,但是相對而言還比較強,預計全年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都會略低于2011年。
鄭京平說,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對2012年的經濟工作做出了部署,總的還是會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。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,會更加注重前瞻性、靈活性和針對性。由于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都是2011年實施的,所以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。
需要給予更多關注的問題,是關于房地產的調控思路和改革構想。
首先,房地產仍然是中國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支柱產業,而且也是城鎮化進程中的重要產業。所謂的城鎮化,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住房都是必不可少的支撐條件,否則就沒法推進了。而且房地產這個行業,上下游的產業鏈不少,影響面很大。之所以說需要明確長期的和基本的政策取向,是因為現在所提到的是要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等等,對于今后房地產怎么發展還不是非常的明晰。
長期的和基本的政策取向應該說比房地產價格本身的漲跌,更加重要。因為只有有了長期的基本的房地產發展總體思路,才能夠好地引導各界對于房地產發展的預期。無論是房地產企業也好,居民也好,還是各級政府也好,必須要有這樣清晰的預期才能夠更好地發展。而且要看到中國的特殊情況,就是人多地少,人口密度比較大,遠遠高于美國等一些國家,而且宜居的土地分布是很不均勻的,大城市主要是在東南沿海,西部大片的土地是高原沙漠等等不太適宜人居的地方。
在這樣的一個國情下,今后中國的房地產到底應該怎么發展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。“我個人的一個想法,商品房還是不應該把它做成投資品或者投機品,而是把它做成滿足居民居住需求的產品。如果這個思路成立的話,那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。比如說保障性的和市場化的要把它區分開,而且對于房地產的擁有征收必要稅,對房地產交易所得征收必要稅。這樣才能夠真正解決好經濟發展和社會以及民生之間的關系。”鄭京平說。
除了上面提及的那些工作,還要鼓勵租賃市場的發展。德國的住房模式和發展規劃應該說是在歐洲做得比較好的,它的整個房價相對來說比較低,這與德國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有密切的關系。房地產的價格比較低,實際上會使得國家國際競爭力加強。因為生產要素包括人、資金、廠房、設備等,人和廠房、設備都與房地產有關。所以房地產價格上漲肯定會對于市場的競爭有壓力。
相關文章
-
沒有相關內容